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海天科学工作室

海天相接的蔚蓝下,是不灭的希望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除了技术我们还应该教给学生什么  

2010-12-10 12:50:59|  分类: 高中通用技术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除了技术我们还应该教给学生什么

——由“ 多地民间发明人普遍面临“发明致贫”境遇”所引发的思考(2)

    通用技术是一门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课程。我们通常看到的是教师在讲授技术的知识,技术的设计,在实践中指导学生去设计与制作一个作品。可是除了这些以外,我们教师的教学工作就结束了吗?学生仅仅掌握技术与设计的方法和理念就够了吗?教育是什么?教书育人。教会了学生掌握了技术与设计的理念,学生如果说真的到了社会上,也去搞发明创造了,那么这时候他去实现他的价值的时候,他发现,发明创造出来的东西没人理会,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打击?从这个角度上来说,我们教的学生只是一个半成品了,甚至连半成品也不是。

   我们不能把我们的教学和现实社会脱离开来。在现实生活中,会搞发明、搞创新的人不下其数,可事实上为了搞发明,这些人投入了许多精力和时间,甚至于花费不少财力物力。发明出来了,可这些人发现,他们的发明却不能带来商业效应。事实和数据摆在面前:“手握数项发明没能带头致富,却生活困难。" 、“在湖南省,近20年来登记专利5万多件,技术发明人中至少有6000人手头拮据,有4000人因从事发明而负债累累。”是什么情况造这种现象?这此都说明了什么?也许很多教师说这些与我无关,我是上通用技术的,我教的是学生技术与设计,只要学生掌握了技术的知识和设计的理念就完成了我的教学任务。如果这是个刚工作的教师,这也许是可以理解的,刚工作的教师主要还是在于掌握教学技能,提高教学水平。可对于一个从事多年的教师来说,这种说法只能说明他还是停留在教学水平的提高阶段。一个成熟的教师应该去多思考教学以外的东西,应该把教学跟社会实践联系起来。

    如果说那些搞发明而不能实现商业价值的人是大学毕业生,那么这个责任可以推到大学阶段的教育去。这跟他们的大学教育内容有关。可如果他们没有上过大学呢?又是跟谁有关?总不能说是初中教育阶段的问题吧?由此,我们应该看到这种现象与我们高中阶段的教育是有一定关联的。曾经在教学中跟学生提到创业的问题,可学生却普遍是这样一种想法:“创业与他们无关,他们的任务是学习。”这一种简单幼稚的想法,是一直以来搞应试教育,教学与社会实践脱离的结果,如果说去做一个调查,相信这是学生普遍的想法。

 
附原文:
多地民间发明人普遍面临“发明致贫”境遇
http://society.dbw.cn/system/2010/12/08/052869404.shtml

手握数项发明没能带头致富,却生活困难,这是目前我国非职务发明人的普遍生存现状。据中国发明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鹿大汉介绍:“无论从成果转化情况还是生活状况来看,我国很多非职务发明人都属于弱势群体,普遍处境艰难。”

  在吉林,2004年,吉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提供的一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:780名专利发明人中,有700余名没有从专利中获得经济利益;5000位发明人中,有近3500人债台高筑。

  在安徽,手上攥着三项发明专利的李孝龙说:“很多时候,我都觉得很无助。孤军奋战、势单力薄是大多数发明人的生存状况。”该省民间发明人的专利成果实际转化率不到5%,专利成果转化的数量少之又少,大量专利申报成功后却被打入冷宫。

  在重庆,数千名民间发明人中大多生活窘迫。他们由于种种原因,虽然手中掌握着致富的专利技术,却过着清苦的日子,有的甚至连基本温饱都成问题,陷入社会边缘。知识产权局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,不少民间发明人来申报材料时,交过来的审核费都是零钱,看着让人心酸。

  在河北,民间发明人十有八九陷入贫困。封国玉是一个热衷发明的“痴人”,潜心搞发明20多年,不断有新发明问世,然而,他因“不务正业”被原单位辞退。妻子嫌他搞发明不顾家,早就离开了他,还带走了当时才3岁的孩子,至今,他已近20年没见过孩子。10年前,他为了补贴专利,把房子租了出去,自己一直跟着姐姐、姐夫生活。

  在深圳,很多民间发明人,他们大多身怀绝技,发明、专利一大堆,每每因为资金缺口、社会关系缺乏等,发明成果难以得到转化,耕耘虽多难以获取收益。他们中还有很多人,则因为急于将发明变成产品,屡屡上当受骗,以致倾家荡产。

  在湖南省,近20年来登记专利5万多件,技术发明人中至少有6000人手头拮据,有4000人因从事发明而负债累累。

作者:    来源:  中新网    编辑: 郑雪娇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672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