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了技术我们还应该教给学生什么
——由“ 多地民间发明人普遍面临“发明致贫”境遇”所引发的思考(2)
通用技术是一门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课程。我们通常看到的是教师在讲授技术的知识,技术的设计,在实践中指导学生去设计与制作一个作品。可是除了这些以外,我们教师的教学工作就结束了吗?学生仅仅掌握技术与设计的方法和理念就够了吗?教育是什么?教书育人。教会了学生掌握了技术与设计的理念,学生如果说真的到了社会上,也去搞发明创造了,那么这时候他去实现他的价值的时候,他发现,发明创造出来的东西没人理会,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打击?从这个角度上来说,我们教的学生只是一个半成品了,甚至连半成品也不是。
我们不能把我们的教学和现实社会脱离开来。在现实生活中,会搞发明、搞创新的人不下其数,可事实上为了搞发明,这些人投入了许多精力和时间,甚至于花费不少财力物力。发明出来了,可这些人发现,他们的发明却不能带来商业效应。事实和数据摆在面前:“手握数项发明没能带头致富,却生活困难。" 、“在湖南省,近20年来登记专利5万多件,技术发明人中至少有6000人手头拮据,有4000人因从事发明而负债累累。”是什么情况造这种现象?这此都说明了什么?也许很多教师说这些与我无关,我是上通用技术的,我教的是学生技术与设计,只要学生掌握了技术的知识和设计的理念就完成了我的教学任务。如果这是个刚工作的教师,这也许是可以理解的,刚工作的教师主要还是在于掌握教学技能,提高教学水平。可对于一个从事多年的教师来说,这种说法只能说明他还是停留在教学水平的提高阶段。一个成熟的教师应该去多思考教学以外的东西,应该把教学跟社会实践联系起来。
如果说那些搞发明而不能实现商业价值的人是大学毕业生,那么这个责任可以推到大学阶段的教育去。这跟他们的大学教育内容有关。可如果他们没有上过大学呢?又是跟谁有关?总不能说是初中教育阶段的问题吧?由此,我们应该看到这种现象与我们高中阶段的教育是有一定关联的。曾经在教学中跟学生提到创业的问题,可学生却普遍是这样一种想法:“创业与他们无关,他们的任务是学习。”这一种简单幼稚的想法,是一直以来搞应试教育,教学与社会实践脱离的结果,如果说去做一个调查,相信这是学生普遍的想法。
| |
作者: 来源: 中新网 编辑: 郑雪娇 |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