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海天科学工作室

海天相接的蔚蓝下,是不灭的希望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有时候,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等待  

2011-07-17 23:34:19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wb 清华的引路人,素质教育下的丰硕成果

——记原漳平二中林明金老师

“这叫平凡的付出,丰硕的成果”,这是他的感受。当笔者询问他的感想时,他谦虚的说:“我心理话是我愿意做的事了,默默无闻了,只做平凡的引路人了。”是的,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引路人,因为他只是一个初中电脑老师。一个普通电脑老师,他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了一个兴趣小组,指导了几个学生学习编程知识,这实在是一件怎么也普通不过的事情。事实也是如此,他实在是太平凡了,平凡到没人意识到他的兴趣小组的意义。
    他的初中编程兴趣小组5个学生,其中一个巫力凡去厦门双十中学就读高中,另外四个在漳平一中,在升上高中以后,由于对编程的兴趣,继续学习编程,其中在漳平的4个学生在漳平一中李超老师的亲自指导下,这5个学生有4个分别在2008、2010、2011年福建省信息学奥赛中获一等奖(陈星丞,巫力凡,陈华榕,张晓宽),1个获省二等奖陈雪燕。5个学生,有三个上了清华大学计算机编程专业(两个是竞赛成绩优秀保送清华计算机系专业,一个是加上奥赛奖励分20分上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专业),有两人获得漳平高考状元分别是陈星丞在2009年和张晓宽在2011高考中加上竞赛分获得漳平市高考最高分,一个是考上海交大张晓宽,一个考上人大陈雪燕。回首这几个学生的求学之路,这是否只是个偶然现象?很难能解释得通,这应该就是我们一直探求的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。
    如果说漳平一中李超老师是他们的带路人的话,那么他就是这几个学生的引路人,启发他们走上了一条编程之路,他就是原漳平二中林明金老师,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不同之处。如果说,曾经我们用“轰轰烈烈的搞课改,扎扎实实搞教学”来形容新一轮课改的话,也许我们应该用一种新的眼光来重新看待这场课改所带来的意义了。课程改革和应试教学真的是矛盾吗?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,哪种才是学生所需要的?还有什么能比这个更有说服力呢?我们还要为了应试教育而反对学生学习课堂外的知识吗?
      2006年,林明金老师离开了漳平二中,到沿海的一所学校去了。有时候,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等待。


http_imgload.jpg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404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